4/11/21

諾言 - Nặc ngôn

 

人生百態,生活在這光怪陸離的社會裡,我常被一些事物觸及心靈底處.看到的,遇着的,憶起的,那些人事物就像秋天裡的菅芒花絮,隨風飄起,有的飄到天盡頭,隱没了;有的吹到我心中,萌芽了.於是我便把一些捕捉到的感想與體悟記下來,以充知見.例如:看到了舉世震驚的新冠疫情,寫下了"生與死";遇着了愚昧不醒的可憐愍者,寫下了"包容";憶起了魂牽夢縈的故國家園,撰述了"往事知多少?".....

寫作的時候,我的心境是很虔誠的,我期待兩件事:一是希望大家讀了我的作品,能有一些歡喜,即使只是一絲絲也好.二是希望大家能得到清淨與柔軟,能有更好,更澄明的心來面對五濁世界與剛强衆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的價值在於它是否對蒼生有益,讓自己釋懷,其他的都是猶其餘事.因此,對於寫作,我一直都樂此不疲,也常在寫作的過程中,蒙古聖先賢教誨,一言棒喝,感覺好像在黑夜中把燈開亮,好像在迷茫時聽到遠方傳來的暮鼓晨鐘,好像埋首案前突然抬頭看見青山.

多少年過去了,在我沮喪的時候,我會逃遁到寫作裡去;當我歡樂的時候,我會表現到寫作裡去;當我寂寞的時候,我用寫作填補空虚;當我充實的時候,我又迫不及待要拾起筆來,寫出我的感覺.我認為,如果大家讀了我的作品,得到利益與啓發,那都是佛菩薩與聖賢人的功德,以及人的自性本具的光明,我的文句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我時常感恩,在耄耋之年,還能有不紊的思惟;於板蕩之世仍有天涯咫尺的知交,一直不厭其煩地聽我訴説衷腸.

最近看到一齣短劇_"暖",讓我憶起1997年的一段有關承諾的往事,感觸良多,於是寫下這篇"諾言",希望把一些道理展現於人生,也期望及勉勵自己在做人處世的日常生活中提升一些,超越一些,圓滿一些,在修行路上繼續邁進.

清祥合十


 諾言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前,民衆普遍對新政權有所恐慌不安,因此當地掀起了一個大移民潮.移居外國有兩個管道,投資及婚姻,其中男娶女嫁是最熱門的捷徑.

當時久居在香港的表兄特地來美與表姊洽商移民大計,方法是讓表兄的兒子與表姊的女兒在美國辦理一個有名無實的聯婚,表姊當下就點頭頷之.正當一切都準備就緒的時候,表姊突然反悔,這件事便告胎死腹中.

表兄這個踉蹌摔得不輕,一氣之下,與表姊割蓆斷交.多少年過去了,彼此仍是漢界楚河,不相往來,手足之情,看來難以合浦珠還.

以此事來看,承諾給人的依賴與期盼;背信給人的沮喪和苦惱,不可謂不大.

最近看到一齣短劇 "",是改編自莫言的短篇小説"白狗秋千架".把承諾的問題與意義,説得淋漓盡致.

在一個純樸的中國鄉村裡,暖和井河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暖是方圓百里有名的美人兒,井河喜歡暖,喜歡了很多年.

那年村裡來了一個省城的戲團,英俊不凢的小武生吸引了暖,兩人很快便墮入愛河.不久小武生要隨團巡迴演出,離村前承諾一定回來接暖去省城.春去秋來,一晃又三年,小武生没有消息.

井河終於對暖説:"妳别等他了,他早已把妳給忘了."他再告訴她,他喜歡她,他會對她好,他不會説話不算數.暖也對井河説:"如果小武生再不來接我,我就嫁給你."

一年後,井河考上了大學,多少年的壯志終於有了交代,他迫不及待地告訴暖,離開村子去上大學的那天,他對暖説:"一定要等他回來,他會時常寫信給她."一開始書信不絕,漸漸的減少再減少,最後音訊全無.

暖在兩度感情重創之下,生了一場大病,卧病時隔鄰一個啞巴青年對她悉心照顧,無微不至,病癒後,暖感其真情,又好像明白什麼了,没多久她便許配給啞巴青年.

十年歲月匆匆而過,當井河踏上來時路,在故鄉一個木橋上遇見了暖,當年的窈窕淑女變成了眼前的滄桑女人.井河愣住了,霎時間辛酸苦辣,齊上心頭,悲痛之情,莫以名狀.

暖看見井河,只是略而點頭一笑,默然不語,像是擦身而過的陌路人,繼續踽踽踱步.望著那瘦瘠的身影一瘸一拐地走遠,井河站在夕陽斜照的木橋上,頓時悲從中來,不禁掩面痛哭.

"初聞不明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那些猶在耳邊的諾言,那些不忍直視的過去,那些不能忘却的舊夢,烙成了暖心中無盡的積鬱,故人的所有沈默,無言和屈受,像是一根根在背芒刺,穿透井河的心脾.

當初所有的承諾是今天無盡的懺悔.

“暖”這齣戲劇是講述一個關於承諾,等待,背信和無奈的故事.

小武生和井河屬於同一類人,他們都給了暖關乎一生的承諾,"我一定會回來接妳,""我一定會給妳幸福.”..... 這樣的承諾會給人無盡的幻想期盼,但隨着時間的流逝,説過的話逐漸從記憶中褪色,承諾兑現的希望愈發渺茫,最後那些盼着的念着的朝朝夕夕;那些愛慕的纏綿的字字句句,終究像落葉浮萍般付諸流水.

小武生的一去不返,井河的迷失在繁華都市的霓虹燈下,都説明了人心易變.我們不批判承諾的人,就像我們在年輕時候的愛情一樣,都迫不及待的用各種方式來表達着熾熱和真心,承諾就是其中最輕易,最有表現力的一種.

就如我表姊的故事一樣,她對表兄作出承諾的時候,都是有着無比的真心實意,她當時只是想着怎樣幫助表兄一家人移民來美定居,但没有思考到法理和其他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

故而,不管是戲劇裡小武生,井河或者是現實中我的表姊,當他們在感情或人情上做出那番承諾時都是真心的,只是他們還没有明白承諾的意義和分量,於他們而言是掏心掏肺的表白,以致最後承諾變成了枷鎖,成了罪孽.

從歷史的推演和人生的經歷來看,真正讓人們錯過的是時間和空間.口頭上的承諾並没有法律的管制和道義的約束,時過境遷,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心情沈澱下來,想法變了,價值觀變了,承諾的人於是沈默,於是背信;信諾的人也沈點了,憋住了,大家都不想再提當年的諾言,也都明白以前做的很多事都是荒唐幼稚,既傷害了别人也貶低了自己.

人生很多事情本來就没有絕對的對與錯,法律也不能裁判口頭上承諾的人.因為太年輕太率直而輕諾的人,隨着歲月的流逝,當我們没有了"年輕"這樣的借口之後,還是不要輕易説:"我一定會"這四個字,没有兑現的承諾有時會給人帶來一生的傷害和自己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我想世上最好的承諾就像戲劇中的啞巴青年,不用言詞話語,當你需要的時候,他會伸出援手;當你痛苦的時候,他會陪伴左右,没有心機忖度,没有利害得失,只有默默地去做,真心的付出.

佛家曰:"身口意"有十種造業作為,其中身與意各有三,只有口造四種罪業.

就像我們臉上的五官,以鼻為中線,分為左眼一半,右眼一半;左耳一半,右耳一半,兩個一半彼此協調,互相合作,就不會獨一自大,而我們的嘴巴却只有一個,没有另外一半的相助相輔,因此時常信口開河,最容易造業.

靜思語有句:"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話好不是美麗的詞藻,而是謹慎其言.

孔子曰:"人無信而不立."與朋友交往,説話要誠實,格守信用,一個人的誠實守信,重在實踐.

黄花崗七十二烈士為了實踐愛國家,爱民族的誓言,離妻别子,慷慨就義,獻出他們的頭顱和熱血;德蕾莎修女為了實踐愛窮苦人的信諾,毅然離開了執教十七年的貴族女校,把尊貴的地位和舒適的生活留給别人,來到印度位於加爾各答(Calcutta)為最窮的窮人服務 (Poorest of the poor).

一個人要做到像君子般一諾千金,言出必行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達到,但是一個人願意培養尊重,體諒,凢事多替别人想想,相信不是很困難的,最起碼,也不要像小人那樣輕言信諾,出爾反爾.

古人云:"三緘其口",開口説話固然要三緘,給人許諾的時候更要三緘三緘再三緘.

不輕承諾故我不負人,不輕信諾言故人不負我,共勉之!

清祥於費蒙特客寓

05-08-20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